有二孩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几本秘籍,你值得收藏!(送给儿子班上有二孩的爸妈们)-壹路随行
历史的选择
江南的冬天,如果没有阳光,那是极阴冷的。
大年三十山本美香,回到久违的故乡。
和儿子一起站在田埂上,
脚底下是一马平川的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
曾经无比的肥沃。
父母在这片土地上,用勤劳的双手,
支撑着我念到了大学。
而我却离开了这片土地。
父母虽有不舍,
但他们还是尊重了我的选择。
如果,我有兄妹,
或许,他们就没有那么多的牵挂和不舍。
如果,我有兄妹,
即使,春节我回不了家,也有人替我尽孝。
尽管这个想法不厚道。
这是一代人的无奈
因为我们出生在
响应国家独生子女最光荣伟大号召的时代。
回家前几天,
妈妈在电话里问我银行卡的密码,
她说的是,国家为独生子女家庭发放的补贴。
老人从60岁开始可以领取。
每月80元/人,爸妈每月多了160块钱的收入。
在我家这种四线开外的小县城,
普通的五花肉都已经涨到12元/斤的今天,
这点钱只能算是象征性的安慰了。
当然,也没指望这些钱过日子。
时代的呼唤
记得年前某天,办公室里一位有二孩的同事拿着一本绘本《隧道》兴奋地对大家说,要多选一点关于二孩相处的书给他们读读。
同事家两个娃,大的男孩今年9月份上一年级了商祺的意思,小的女孩也上幼儿园小班了。
在我们眼里,儿女双全,绝对是人生赢家。
数了数儿子班上,有二孩的家庭占了半数以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我们这代人又开始响应国家的新号召:生两个光荣!
回老家前,先到小姨子家看望了丈母娘和老丈。
小姨子家也是儿女双全,我家那娃就特别喜欢她家的上下铺,嚷着要买。
我跟他说,不生妹妹,绝对不买。
好吧,他只能哭着嚷着要在表姐弟家住一晚。
我们也乐得清闲,还能蹭饭,一举三得啊!
小姨子私下跟我家那位说,不要生二娃。太累李允熙!
现实是,二孩已经是现代家庭的标配。
身边有二娃的家庭,真心觉得还是挺幸福的,苦中作乐也罢,乐在其中也罢。
有无二娃,我个人觉得,顺其自然比较好。
致敬二孩家庭
推这条微信的初衷,是送给儿子班上的二孩家庭的爸爸妈妈们,
也是年前同事的要求。
理论不太懂健男抢钱团,也没二孩的经验,这里其实就是想推荐几本适合二孩家庭阅读的图书。
大家看下,我在书名后面都标注了出版社。
经常露脸的出版社,想必在绘本出版方面是比较擅长的,也可以作为大家以后选购绘本的一种参考吧。
1、《二孩时代》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这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位人力资源管理者,与大家分享作为二孩家庭的父母成长的经历无限茶几。本书分父母篇和手足篇。书中有很多作者家庭的生活照,有大宝给二宝喂饭的照片,大宝和二宝一起洗澡的照片等等,适合全家人一起阅读分享。
本书也是对准备生二娃的家庭的一种鼓励吧。
2、《 彼得的椅子》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这是一本适合2-10岁孩子阅读的绘本。家里迎来新生命,彼得有了一个妹妹,他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切不再以他为中心,这也是二孩家庭的必然现象。如果你有两个孩子,那么势必会争夺爸妈的爱,尤其是当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第一个孩子会觉得本属于一个人的东西要拿来分享了。
故事中彼得的妈妈和爸爸非常棒,他们没有教给哥哥应该怎么做,他们只是很自然的爱着两个孩子,反倒让哥哥释怀了。当看到彼得和爸爸一起为刚出生的妹妹粉刷小椅子时万象真经,那种爱是如此的温暖。
3、《 跟屁虫》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本书适合2-6岁孩子阅读。作者宫西达也是日本著名的绘本作家,他从自己的童年记忆和育儿经验中获取创作灵感,使得作品充满天真的趣味,并以温馨、诙谐的故事和有力度的画风独树一帜。“我的妹妹可真是一个跟屁虫。”这句看似抱怨的语言,其实暗藏着身为哥哥的爱惜与自豪。
4、《 隧道》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本书适合学龄前孩子阅读。这本书讲述的是兄妹两个在家总是打闹。有一天出去,哥哥进了隧道,妹妹害怕没去,但许久不见哥哥出来,怕他发生危险,就鼓足勇气爬了进去。隧道的另一头是森林,阴森恐惧,但她还是继续向前跑找哥哥,终于找到哥哥,但哥哥变成了石头塑像,她哭着抱着哥哥,渐渐的哥哥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他们牵起手跑出森林,爬出隧道,高兴的回家了。故事不是很长,但情节紧张生动,兄妹之情,让人感动。
5、《 小凯的家不一样了》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本书适合3-7岁孩子阅读。本书作者曾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和“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在一个星期四的早上,当父亲告诉小凯,家里将有一些变化,小凯从刚开始的懵懂到后来得知自己将要做哥哥了,这种心理的转变是很微妙的博物馆奇妙夜3,也是很具有挑战性的。随着男孩的想象力,从室内延伸到户外,故事的张力步步紧扣着读者的心蜈蚣咒,令人莞尔的结局,有着皆大欢喜的满足。这本书很适合兄妹家庭阅读。
6、《抱抱》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本书适合0-3周岁的孩子阅读。这是一本几近无字的图画书。小猩猩Bobo一路上看到相亲相爱的各种动物,大家热情地拥抱在一起,表达对彼此无尽浓烈的爱。 简单的故事内容,抓住了吸引幼儿的两个重要元素:亲情关怀(抱抱)与对动物的好奇。让有趣的、切肤的抱抱,成为孩子确认父母的爱的明证。
7、《你们都是我的最爱》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本书适合3-6周岁的孩子。绘本讲述了熊爸爸熊妈妈面对三个小宝宝争宠的行为,如何表达对他们每一个人的爱。读这本书可以提前让大宝明白,父母爱每一个孩子,而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爱的。被爱的孩子,才能够真正长大。
8、《一点点儿》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这是一本日本经典亲子共读绘本。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作者以日常生活发生的故事为蓝本进行绘本创作。画面很简单,却十分温馨。你若学会了绘本中这位妈妈的魔法语言,也许大宝的很多行为问题就会神奇般地消失。可以说,本书将世间浓烈、真挚的爱意,浓缩在每一个暖暖的画面。请记住:用尽你这一生的温柔,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9、《我会有个弟弟吗?》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曾获得美国“凯迪克大奖”,这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而该奖着重作品的艺术价值、特殊创意千智风声,尤其每一本得奖作品都必须有“寓教于乐”的功能。本书自然也不差,这是伊夫·邦廷的作品,他从一个很有趣的角度入手。如果你生二宝,大宝会希望是个弟弟还是妹妹呢?相信很多父母在问到大宝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宝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理由施欣余。那么,不如借助这本书,和大宝探讨一番吧!讨论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接纳的过程。
10、《我想有个弟弟》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本书适合3~6岁的孩子阅读。这本书来自非常著名的系列故事《不一样的卡梅拉》,可能身边很多家庭都有一套,也是学校推荐的书目。
单列出的这一本专门讲述了哥哥对于一个弟弟的期待,结果迎来的却是一个妹妹。但后来,哥哥与妹妹相处的却很好。全套书一起读更有趣丁小跳。故事的精彩与可读性,是卡梅拉这套书最大的卖点。相信能够把孩子们逗乐的书,也能很轻易把孩子们说服。
11、《我当大姐姐/大哥哥了》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本书适合3~6岁的孩子阅读。这是由美国心理学会独家授权的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系列绘本中的两本。是专门写给即将(已经)成为哥哥姐姐的孩子们的图画书!面对即将(已经)出生的弟弟妹妹,不安、担心、嫉妒、生气等情绪在书中有很好的描述。而且本书是站在大宝——“我”的角度来写的故事。书中写了“我”的失落、“我”的兴奋和好奇,还有“我”的不悦情绪。当然,最终是关于“我”的成长。
12、《小乌龟富兰克林》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本书适合3~6岁的孩子阅读。这是一本来自加拿大国宝级的童书,非常贴近现实生活。讲述了几乎所有二胎家庭都会遇到的困扰,呈现了孩子们之间的许多常见冲突,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相信父母会喜欢这套书的。
13、《查理与劳拉》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本书适合3~6岁的孩子阅读。这是来自英国图画书最高荣誉——格林纳威童书奖的作品。同样呈现出了一个会不耐烦、会发脾气、但也会很包容的大哥哥,与一个古灵精怪的妹妹的日常生活。很多片段在表现兄妹俩冲突的时候都非常生动、夸张又不失借鉴性。本书以孩子的视角看待孩子的行为,用游戏的方式解决家长的难题!培养孩子的生活管理、社会交往、自我发展与学习能力。
老家有句俚语:一头小猪不吃饭,两头小猪抢着吃!
身边生二娃的家长有多重考量:
1、两个孩子在一起有个伴,更快乐衫本彩!
2、将来遇事有商量,也算有个亲戚走走!
3、将来总会留个陪在自己身边,其乐融融!
4、第一个娃教育不成功,二娃可以弥补下。
从心理学角度看,无论你有几个孩子,只要孩子未满12岁,他们对于父母的关注是同等迫切的,被父母抛弃的担忧也几乎一样强烈。
所以,计划二宝的父母,就算你的老大已经读小学了,他在你面前仍然是小宝宝,切忌反复通过“你是大孩子了”的要求和暗示,去期待孩子真的能够乖乖的、不给自己额外添麻烦。
相反,唯有确信父母是爱我的,即使弟弟/妹妹出生了,也不妨碍父母来爱我。
爸妈们始终要牢记这点,大宝才能够用从容的、平和的、有爱的态度去迎接二宝的到来。
生二娃的出发点可能不同,但二孩家庭面对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对大宝来说。
但这也不失是大宝成长中的一种历练,爱心、责任心、独立性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可以提前建立起来。
我想,将来大宝长大了,他/她也一定会很感激父母做出的这个决定的。
对此间谍迷城,大家不妨也去看一部2018年奥斯卡提名最佳长动画片《宝贝老板》。
故事以一个三口之家开始,提姆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卓杏生,集父母万千宠爱于一身,英巴图但随着弟弟的进入,提姆的家庭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故事很适合二孩家庭观看,剧情细节就不赘述了。
主人公提姆从家中的皇帝,作为三角形家庭关系的顶端,成为倒三角家庭的末端,这种变化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站)
往期精彩回顾
不要辜负这个时代,因为不是谁都能遇到阿米尔·汗!(电影里的插曲找到了三首,非常好听!)
让我们再用10年,将苏州镌刻到每个孩子的心里!
记住这三句话,让你的孩子拥有不一样的“芳华”
随说|你以为白居易只会吟诗作对?你错了,没几把刷子,他不可能成为一名高级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