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滴滴、拼多多、生育基金……我们离经济萧条还有多远?我们只用事实和数据来说话-我是小扒

滴滴、拼多多、生育基金……我们离经济萧条还有多远?我们只用事实和数据来说话-我是小扒
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经济方面的事。
之所以想到聊经济,也是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我有所思考,现在我将我个人的一点思考,跟你们这些朋友分享一下。
相信你们最近也看到了,二胎政策、拼多多、滴滴等一系列事件,都让我在思考,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一系列事件,这当中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没有?
我的看法是,当然有,而且还关系不浅。
从拼多多的火爆来说,我觉得这是典型的消费降级,大家都不敢买太好的东西了,只能买便宜的东西凑和用,而且现在抱着这样的想法人越来越多,这才让拼多多越来越火。
同样的,这两天滴滴那个杀害女乘客的司机背景也被媒体报道出来了,他其实就是一个创业失败者,在创业没有出路的情况下曾昭起,然后只能去开滴滴,心情可想而知,对社会怨恨的失败者情绪肯定少不了。
从这两个例子出发,我得出的思考结论是,现在整体经济环境越来越不行,人们缺乏足够的消费欲望,消费欲望不振,创业机会自然也少,在这样的情况下,生育基金和丁克税的出现也就有了政策上的合理性。
注意,我说的是政策上合理性,而非大众认知上的合理性。
这个政策上的合理性就是,必须创造新的消费动力,从而延续经济高速增长下的繁荣局面。
可是,制订这个政策的人就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能永远保持经济繁荣的国家吗?
答案显然是没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永远保持经济繁荣最牛班规,强如美国者,还要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经受经济滞胀之痛,好不容易借助互联网发展的东风,繁荣了十年,又马上遇到次贷危机。
至于日本,就更不用说了,经济长期停滞,直到安倍经济学兴起,才有所好转。
既然美国和日本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都不能让经济永远繁荣下去,那么我们又何来的信心,说自己的经济一定能一直繁荣下去呢?
要知道,经济是有着内在运行规律的,有繁荣期璞玉惊华,就必然有萧条期,任何国家都不能例外,不管是采取何种社会制度,都避免不了经济的运行规律。
既然享受了经济繁荣期带来的发展红利,那么必然也要承受经济萧条甚至滞胀期带来的痛苦。
太阳还有升有落,潮水还有涨有伏,月亮还有圆有缺,何以经济就不能有晴雨变化呢?
我们绝不能去想办法避免经济萧条,而是应该做好准备,去将经济萧条的影响平稳化,使之不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太大影响。
至少我们可以在经济萧条时,不用像上个世纪的美国人那样去排队买东西吧?

任何一个懂得经济学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经济萧条其实对整体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
原因很简单,在任何一个经济体高速发展期,都不可避免要聚集很多的风险,这样的风险包括金融风险,也包括资源错配风险。
为什么会有金融风险?因为在经济发展高速增长期,信由于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期普遍向好,所以借贷欲望会比较强烈,于是开始向金融机构大量借款,以未来的发展红利去为保证。
借钱这回事,是有人还得上,就必然有人还不上,甚至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有人恶意拖欠。借的人多了,于是相应的还不起的人也多了,金融风险就这样埋下了。
何况还有资源错配风险,其实说到底就是生产力过剩,由于人们对未来的经济看好,于是想尽办法去扩大产能,从而去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赢得更多的利润薄其芳。
但是生产力的扩大始终是有个限度的,当生产的东西再也卖不出去时,企业必然亏损,一亏损就必然裁员,一裁员必然就导致失业,银行的信贷也必然收紧,那经济大萧条就来了。
在大萧条之下,人们的消费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必然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双双下降,

在这个大萧条中,那些不良的企业都死掉了,那些资源错配也被纠正过来,金融风险也得以释放出来,可以说,大萧条和经济危机都是在给之前的经济繁荣消毒,甚至可以说是刮骨疗毒。
可以说,所有国家的经济都是呈现周期运动性,周期的这一端是繁荣区,周期的那一端则是下调衰落区,想让经济永远只在繁荣区波动,可能吗?
如果我们承认经济存在着周期律这一点,那我们就能看到,萧条是繁荣必不可少的修正过程斗鱼杨博,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周期,萧条和繁荣缺一不可。
在一个完整的商业周期里,衰退期是不可避免了,通过衰退期的修正,市场将清算繁荣期里那些不当的市场风险行为。
可以说,不管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经济萧条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因为信贷不可能无限的扩张李天田,通俗的说,就是不可能无限制的印钞票,生产能力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终究都有停下来的一天。
只要存在停下来的那一刻,那么经济萧条也就不可避免。
打个比方,我的隔壁邻居老王开了一个厂,他为了赚更多的钱,肯定向银行贷款扩大生产能力,银行看到他有产品,有生产设备,信用等级也好,肯定借啊,于是银行贷款给老王,让他扩大生产能力,老王又用赚钱来的钱,去雇用更多的员工隐形动物,生产更多的产品,卖更多的钱。
然而,总有一天,老王的产品卖不动了,银行的贷款也是有限度的,这时候老王为了止损,只有解雇员工,同时想办法去还银行的贷款,资金周转必然存在困难,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要么破产,要么被接管,复活节这就是企业版的经济危机。
老王这样破产的公司多了,于是就形成了国家版经济萧条,同时老王解雇的员工多了,消费能力必然下降,于是就有了个人版经济萧条,这就是经济萧条发生的必然原因。
这是从理论上去分析的,接下来我们看现实吧:
而现在我们都看得出来,生产能力已然过剩,居民的消费意愿也一直在下降,前两年还在谈着中产阶级,现在能听到的只有消费降级和底层社会。
这也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离经济萧条到底还有多远?

关于这个,我们还是用数据来说话:
从数据上看陈时伟,今年7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为8.8%,十五年来最低水平,要知道在往年,增速几乎全部在10%以。这么低的增速,很可能意味着社会的消费能力正在快速下降中,意味着老百姓不敢花钱了。
7月份,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降低3.9%,降幅比去年同期扩大8.9个点。零售额实现同比正增长的企业仅仅只有14家。李允浩
另外据中国信通院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1-7 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 2.33 亿部,比下降 17.3%。
8月,广州公布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广州消费总额达4488.94亿元,去年上半年消费总额是4572.31亿元,也就是说今年比去年同期少了83亿。如果这不算消费降级,那我不知道什么才是消费降级。
当素来经济发达的广州都是这样,那全国其他地方大概也就能想得到,也可以看得到,比如这样的:

另据中国汽车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7月,全国卖了158.95万台车,比6月下降15%,比去年7月少了近6%。刚刚过去的8月上旬,下滑的趋势更加剧烈:同比下滑高达17.9%!
有意思的是,2007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前夜,汽车销量也曾经大幅下跌,当年年初增速曾大跌20个点,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在重复美国曾经的故事。
再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居民杠杆率已经从2008年的不到18%飙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50%。
从数据上不难看出,过去的7月份,堪称国内经济的拐点,家电、手机、汽车等,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这也就意味着,人为推迟了十年的经济危机悄悄来临了。
数据不会说谎,数据会告诉我们真相。
可是我们的主流媒体并不愿意承认这样的真相,他们始终认为我们的经济处于合理增长区间内,但是显然网络上的民意并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我们的主流媒体不愿承认经济萧条?这只是因为,在当下这个环境中,各种社会矛盾只有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才不会爆发,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不敢承受正常周期的衰退和回落,只能选择回避。
我始终认为,萧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的自行调整罗小伊,它清算了繁荣期造成了经济扭曲。萧条是一个恢复的过程,萧条的结束意味着一切重归正常。在繁荣带来了扭曲之后,萧条使得经济恢复正常,这是必要而有益的。
可是我们的的专业不敢承认这个,我们的决策层也不敢去冒这个险,更不敢承受这个痛,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一旦选择萧条,他们迎接的必然是铺天盖地的质疑。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继续说经济保持扩张势头。

同样的,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延续萧条期的到来,甚至期盼着,躲过萧条期风暴,软着陆后重新起飞。
可是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规律,谁也违反不了,谁也避免不了,美国没能避免,日本没能避免,凭什么认为我们就能避免?
可是现在就有这样的一群人,天天告诉我们,经济一直处于繁荣周期中,让我们对经济发展要有信心,我们的经济始终一枝独秀。
对于这样的言论,我只能说一声:我呸,骗鬼呢!
不好意思,上天没有特别厚爱美国,也没有厚爱日本,自然也不会厚爱我们,还做着经济永远繁荣的梦?醒醒吧!
尊重经济运行客观规律,就真的那么难?说到底,还是抱着侥幸心理使然,可是最终承担代价的,是我们所有人。
经济萧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当中有些人并不愿意承认它,更不愿意去面对它,这才是最危险的地方。
之所以说最危险,是因为不愿去承认正视,自然也就不可能有相应的应急预案,更没有做好如何在经济大萧条情况下度日的准备,一切的预案,都是按经济繁荣期来估算的,而非经济萧条情况下来估算。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被绑上了决策失误的危险境地中,没人躲得过。
这就是我个人对经济繁荣与萧条周期律一点思考,也许我思考的不对,但我真的是这么去想的。
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声音能存在多久,但至少我认真去思考过了姜次郎,并且让你们看到我真实的想法,这就是我现在可以去做到的事。
这就是我今天的原创,等着你们的意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