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对一抗战时期客家人系列之梅州儿女:勇战四方守破碎的山河!-客家搜

抗战时期客家人系列之梅州儿女:勇战四方守破碎的山河!-客家搜


为一声戎角,守破碎山河!
抗战时期,我们客家先辈们便头顶雨笠,脚穿草鞋,一个一个从课堂、从田陌山野、从工厂作坊走出来,聚集在张发奎、薛岳、罗卓英、黄琪翔等客家先贤名将麾下,紧握一杆膛线磨平的步枪,投身于抗日战场,征战四方!!
他们在祖国宽广辽阔的大地上,忍受着风霜雪雨、饥饿寒冷和疾病的折磨。
抗战八年,从淞沪会战到湘西会战、期间历二十二场大会战四大癫王,战役一千一百一十七。客家男儿可说无役不与,无阵不前。
他们尸横遍野,血沃山河。他们一生,有说不完东征西讨、南渡北伐与抗战的故事,有数不尽一身光荣的伤疤。
他们在血肉横飞的战斗中受伤,在炮火连天的恶战中倒下,但他从来没有做过衰仔。
为了祖国光荣的独立,为了人间遍种自由花,哪怕白了少年头,哪怕死国埋名,浩然捐生,他们报国的心意,永远都象一朵不凋零的鲜花。

墙上诸君,皆是客家先贤。

作为群体,他们身影已逐渐凋零。
吾辈今能平安喜乐,当如先驱陆皓东云:“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
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梅州地区参加抗战的现役将领有二三百位(抗战期间军衔、职务军衔或追赠军衔为将军的),现役校、尉官以千计,士兵更是以万计。
据统计,全国阵亡将领有200多位,而广东22位阵亡将领中,客家就有14位。
广东民间军史专家陈重阳调查核实确认的抗战老兵超过上千人,其中梅州地区参加过抗战的老兵迄今为止被寻找到的就有190多位,绝大多数年龄都已在90岁以上国际歌吉他谱。
这还没统计广东、福建、江西其他客家地区的老兵。
由此想见,当年投身抗战的客家儿郎当有几多!
有人问,客家地处山区,大多也未被日寇占领,为何客家人会在抗战中拼得如此之凶猛、如此之尽呢?
其实很简单,归结起来还是因为客家人尊崇的忠义勤俭和“硬颈”的精神三井寿头像。
我们知道,客家人是最没有区域观念的民系,但却是最有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观念的民系。
换言之,客家民系不断迁徙和不断开拓的独特经历中,不仅造就了无数的客家英雄和才俊,而且形成了客家独特的性格和文化。
诚如传教士肯贝所说:“客人确是中华民族最显著,最坚强有力的一派,他们的南迁是不屈辱于异族的统治,由于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所以养成他们爱国爱族的心理,同仇敌忾的精神。”
细分到梅州地区,不同区县市抗战兵也有细微文化个性差别。具体来说,可以模糊地划分成三个半区域:
第一,是梅江区、梅县区、蕉岭、大埔。
这四县区之民众相对来说温和友善。他们乡土文化里的儒家文化价值观沉淀比较深厚,可以说是传统的礼仪之帮。你可以用“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来形容他们。
第二是兴宁、五华两县,这两个县处于相对平整的山间平原,民间有传统的商业文明。
所谓的客家商帮,实力大都储存在兴宁五华籍商人手中,总体感觉和汕头差不多。他们有活力,但杂乱不堪。就像古代那些行脚匆匆的商人,风尘仆仆地疾行在土路上,搅得一路烟尘。
这两县之民,心胸开阔,思维无羁,但缺乏做事原则和底线,可以为达目的,不拘使用任何手段。兴宁人向来不妥梅县人,觉得自己才是梅州客家的代表,梅州立市,应该立在兴宁而非梅县,这个心病到现在还纠结不休李重甲。
第三就是就是平远山地,此地的山川河流比大埔、蕉岭那边壮美险陡。
这意味平远人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由此造成平远人在气质上更接近粤北,粗犷憨直。甚至连饮食的风味都像。这里,不是说他们的饮食就不是客家风味罗晓韵,但或多或少,平远菜掺杂了一点江西老表的味道,平远人的脾气性格是很典型的山民。
大埔、蕉岭也是山民,但人家那是受过教化的山民。平远不是,文化底子没那么厚,明王士圣《广志绎》中言:“山谷之民,石气所钟,猛烈鸷愎,轻犯刑法,豪爽负气,聚党而微缙绅”的评述,令我深以为然。
平远人具备以上全部评语,他们的优点是坚毅固执,认定的事理,一根筋撑到底。很诚恳地说,我觉得这是优点。
第四,余下丰顺这个地方,难于评述。
丰顺是客家与福佬混居之地,与揭阳几个县一样,是典型的半山客地区。传统的儒家内陆文化和来自西方的海洋文化福星嫁到,在这里迎头相撞。其结果和特点,我还没来得及低近观察,只能留待将来。
民国时期,国共两党曾在丰顺游击拉锯,共产党在建政之前被国民党杀了不少;建政之后,共产党对国民党返乡军人的镇压也没留情。
抗战时期,日军只占据了富饶的潮汕平原,兵锋止于揭阳一线。战区方面初时对此地也还算重视,在粤东战场上投放186师、预6师,吴正元独立20旅三支部队及挺进第一纵队与日军守备对持。
对峙三年期间,粤东战场主力186师与独立20旅就是就依托丰顺的山地,遏止住日军对梅州地区窥视。
1944年末,日军先于揭阳地区打残了独立20旅,依次进攻梅州,186师3个团与挺进第一纵队在丰顺猴子岽,伤亡过半仍死守不退。
当时打到什么程度?原籍泰国,后被华侨收养又送回梅州,随奶奶长大的汪中文老兵自述里说:
我在兴宁神光山的补训兵营里训练一年多后,于1945年初被紧急补充入186师558团机枪营任机枪手。从揭阳到丰顺,我们一路且战且退。日军的掷弹筒非常厉害刘俊鹏,打得又准又快,我们的重机枪一响,不到一分钟,就一发掷弹筒炮弹打过来。不中命大,中了机枪组报销,机枪组只能频繁地换阵地射击,这里打一梭子,那里扫射一会,跳来跳去像猴子。
我们在丰良猴子岽,依靠高山险阻和复杂地形,最后挡住了日军。
我扫死过好多日军,在战斗中曾轻重7次负伤,最牙烟一次是机枪准星都被打飞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打中我,如今想起都感庆幸。排长在一次战斗空隙正取笑我运气好,受伤冇死到还领了不少奖金。说着,“啪”的一声,他就中弹倒地牺牲……
在笔者看来,对峙三年,186师长顽强抗争,不敢弃守丰顺,让日军长驱直入梅州。主要的原因皆在:梅州客家人在抗战期间,成群结队一百多两百个的现役将军、如过江之鲫的几千个校官、搞不好可能上万的尉官。他们把自己家人、家乡托付给你,你若是令其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下,你除了去死还有什么别的活路?
另外,居于就近补充兵源方便,潮梅地区的幸存老兵,在186师服役的不少,这些梅州籍老兵更不会让梅州地区沦陷于日军铁蹄之下,让家乡父老乡亲遭难!
前面我们说过鲍玉菁,梅州本地区参加过抗战的老兵迄今为止被寻找到180余位,连同居住外地12个梅州籍老兵,大约190多位。其番号之杂乱之多,全国仅见。这是有原因的,其余地区,按照师管区征召壮丁设置,经常同一地一窝蜂地发现同一番号的老兵。比如郴州多73军,罗定、信宜多62军,湛茂两阳多64军。当地的志愿者寻找老兵,可以顺藤摸瓜一般,一扯一串……当年都是一批一批地被捆着,强行征召入伍。
梅州的老兵,连在“韩国光复军”服役的都有。这是仅存于传说的部队啊?当然,老兵限于年龄资历,在光复军中只是文书,没办法叙说他韩国同袍的详情秘闻。
比如,兴宁百龄老兵王佛水,自述曾在云南、西藏那边的靖边部队服役过几年,任务是放马,那里有草就到那里放。后经同乡介绍,去了独立工兵18团1营1连X排机械上士班长。
政府征召时,和别的地方壮丁捆绑着去当兵不同,梅州的壮丁几乎不用政府费心,征召令还没下,他们自己就去当兵了。只不过,不一定是去指定的部队而已。
民国客家子弟从军谋生是很特别的传统。在我看来,这种风俗大约和现在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差不多。
抗战期间,梅州地区的客家少年一到年龄,与其被政府强行征召,不如先就跟同乡同族的大哥们出去当兵,还能有个照应,只需寄回一张服役证明,家里便可以交差。
老兵温春达,16岁小学毕业,偷了做生意阿公商店里的钱,约齐4个同族发小,跑去福建投奔族叔温鸣剑。当时他叔驻守福建漳州,任新编20师师长。温师长开始没要他们圣龙的共妻,要赶他们走,几个小伙伴就叙说自己从军报国之志,在学校老师那里听来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拿出来说。温鸣剑不为所动,初中一对一4个兄弟一看没办法就撒泼,抱着腿不放,把鼻涕眼泪抹到师长的裤腿上。温鸣剑彻底拿他们没办法,没奈何只能把他们收下,编入师部特务连许黎丹,交给另一个当排长的族兄带他们。

就以梅县丙村温氏为例子,民国前后出将官3人,校官37,尉官160多名。士官及列兵的就无法计数了。而且在梅州这不是特例,这是普遍的现象。(资料整合:漫心谷、梅州日报、龙川特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