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朱门闲聊纪实摄影中的“扎堆”无围墙摄影群5月2日演讲稿-爱拍照的尚农老刘

闲聊纪实摄影中的“扎堆”无围墙摄影群5月2日演讲稿-爱拍照的尚农老刘

李老师好,各位影友晚上好:
很荣幸有机会今天再次和大家扎堆在无围墙的摄影群继续向大家汇报我拍照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们每天在这里蹲守或者爬楼,有没有发现其实这个群的群名也是很有画面感的,“无围墙”----室外空间、公共场合,“群”----群体、很多相似元素的集合、人群、扎堆,“摄影”-----也就是说冲着这个群名,我们也有必要讨论讨论关于在开放式的较大室外公共空间拍摄人群活动的群像拍摄问题,我戏称之为“扎堆摄影”。
之所以用“扎堆摄影”这个词,不得不承认确实有标题党故意偷换概念吸引眼球的嫌疑,因为一提到扎堆摄影,我们马上反应过来的是这样一些画面:



在我接到通知今天要来汇报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张健老师发的《到底有没有烂片》的文字版文章,就顺手牵羊把张老师文章里的这几张案例图片借来引用了,在此向张老师致歉,谢谢张老师,如有不当请敬请谅解。
更多类似关于中国式全民扎堆摄影的画面我们也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得到:
http://mp.weixin.qq.com/s/TfzQ61fdfbCPu1fnExjLuQ《中国式摄影》
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文章,基本都会被文章的内容议题所吸引过去,但我觉得,中国式扎堆摄影你持啥态度?人家这样扎堆摄影好不好对不对?这个话题你关心也好不关心也好,另当别论,但是我们首先是玩摄影的,看到一堆相似场景和主题的图片,条件反射一样去想去分析一下“照片本身怎么样?拍得好不好?能不能更好?。。。。。。”应该是我们的一种习惯本能。鉴赏力就是创作力,这话我第一次和大家交流时就提起。
于是我就想了,遇到这样的场景我会怎么拍法拉美穗?当然,先从学习借鉴一下大师怎么拍的开始:

这是马克吕布拍的当年日本人的全民摄影盛况,真不是我迷信大师啊,对比一下同类主题场景的大师经典作品的确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至少提醒了我们:我们大多数影友其实都有过和现在依然有、接下来来还一定会有那么多和影友们一窝蜂结伴外出拍照去的机会,不要每次都无所谓随便拍拍几张花絮大家乐呵一下就算了怎么样?一本正经点利用机会试试看没准也可以创作出马克吕布一样的经典大片呢?
这就涉及到了掌握公众场合抓拍群像场景画面的一些常用技巧和注意事项的问题。很可惜,一方面可能我确实看的资料太少,另一方面也可能历来大师们也不肖于扎堆摄影留下作品不多,所以我一时也找不到更多描绘全民摄影群殴麻豆、万炮齐鸣打日出打鸟的扎堆摄影画面的大师经典作品案例,群里如果有老师有这方面类似资料的,请不吝赐教提醒我一下,便于我充实一下这篇课件内容。
关于纪实摄影中抓拍或者摆拍(这里我暂不关心观念问题,只看画面视觉呈现的结果)群像场景画面的技巧原理都是通用的,我们可以从大师们的其他场景和主题的作品中学习他们是怎么记录“扎堆”画面的:

毛松友1932《万头攒动看飞机》

茹遂初1959年《引洮上山》

王东1984《小平您好》

武宝智1999年《鞋穿帮了》
下面两张是第23届国展的获奖作品:

动静结合、色彩渲染和画面元素的精致布局

假设一下画面中间偏左上和下方少了这几个关键的点,整个画面会什么感觉?马上就很平淡纪录片了。
在中国摄影家中,“东北系”的两位大师王玉文和朱宪民(虽然朱宪民老师是山东人,但和东北渊源较深)对于集体群像和大场景活动画面的把握尤其功力深厚令人印象深刻,很多作品均可以当作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王玉文



朱宪民





下面我们再看看其他大师的作品

何藩

阮义忠

布列松,没办法,纪实我们绕不开布列松,他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详,但这张很少听到讨论,我很纳闷,如此苛刻讲究决定性瞬间构图完美的布列松怎么会留个左下方一小截人?就算为了保证3:2的画面比例,也难道不可以这样裁剪一下吗?

一方面是解决了画面视觉轻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或许是更关键的是,就这么一点点看似有意无意可有可无的一小截残影,决定了这张照片“边框是主动性的,图像的结构始于边框,并朝画面内部发展”还是“边框的作用是被动的,它是画面结束之处,图像结构始于影像内部,并扩展到边框”(引用自斯蒂芬肖尔《照片的本质》。直接点讲就是作者希望观众第一眼看到照片这个画面后,第一时间自然而然产生对画面外现场环境的意会或想象,是啊,一个精明的作者总是很明智地在意这一点:观众是需要被算计和牵引的。
关于照片边框的主动被动,照片画面的内生性外生性,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有机会我们以后延伸专门交流。
下面我们再欣赏几张被誉为"新闻摄影之父"的德裔著名美国纪实摄影家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的经典作品:




从上面这些名家经典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纪实摄影的镜头语言体系对于画面形式感的界定,然而自罗伯特佛兰克之后,现代纪实摄影在更倾向于主观表达的观念驱使下,画面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新的特征,下面这几张是目前马格南主席马丁帕尔的成名作《最后的度假胜地》和《生活中海滩》系列的几张扎堆画面作品:





如果说马丁帕尔至少在表达的同时还没有完全脱离叙事讲故事,那么对古斯基而言,摄影不再是一种表达的工具,相反,和我们习惯看到的不同的是,它成为一种构造现实的工具。



作为当代艺术观念在摄影艺术发展中的体现,以符号学类型学为理论支撑的当代社会景观摄影在中国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势头被发现和接受。这些摄影家所常用的画面构造手法之一就是用大量相似的视觉符号营造出几乎令人产生密集恐惧症的效果,以强硬体现作者的主题思想。
当然,从正统的文学性叙事性传统纪实摄影角度看,能把扎堆拍到史诗般宏大极致震撼的实非萨尔加多莫属:



他的构图风格是贴近被摄主体用广角镜头将它们置于画面的前景,以产生强大视觉的冲击力;或者常常站在一个至高点,采用居高临下的角度拍摄宏大的场景,如无数细小如蚂蚁的金矿工人徒手搬运矿沙的景观。
最后,我们中国也有世界级的扎堆啊!对了,色达五明佛学院!




荣誉归功于所有中国扎堆摄影爱好者,他们用真正的扎堆共同创作完成了这项世界扎堆摄影史上的奇观-----那么多的摄影人日夜不停持续那么多年拍出了那么多房子的一座寺院,确实震撼。
欣赏了这么多大师精品,触动之余我们更关心的是我们面对扎堆的画面怎么下手呢?眼前看到的只是一张张已经被精彩定格的画面,我们没法还原当时现场大师们是怎么具体考虑和创作的,当我面脑袋里塞满这些经典画面,然而到了我们要求“采风”的现场,往往发现的是我们根本没法复制抄袭,人群也不可能让我们按下一个定格键,然后让我们把他们像棋子一样按部就位摆布好再心心定定按快门,总之,现场让我们很抓狂,压根不是去采风的,而是“踩疯”去了。
正好前几天有影友发了一些他拍摄当地民俗活动,跳大神、庙会的照片,征得作者同意,我就冒昧拿他的这些片子拍拍转了:











对比之前的大师案例,反差太大了是吧?不过实事求是讲,看得出,作者并非完全毫无基本功的新手,照片中可以看得出作者当时的“专业”意图想法,但是顾了这头顾不上那头,在混乱的现场茫然漫无头绪,很多都是匆忙“拍到了算了”“拍下来再说看运气”的心态在驱使他按下快门,事后再一张张翻检照片,发出一声声感慨懊悔:“当时换个取景角度就好了、等那个人让开点就好了、他转头过去就好了、光圈小一点就好了、注意到那个东西就好了。。。。御朱门。”,不得不说,这是大多数普通纪实摄影爱好者在面对场景不断变化、机会稍纵即逝、可拍可不拍的画面无从选择、要考虑的细节太多等等时一定会遇到的困境。
好了,讲了那么多大师拍扎堆的经典,也讲了不成功的现行案例,大家估计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老刘你到底想说啥?你就告诉我们注意事项一二三、学会十招立马让作品提升三个台阶不就得了!”
说实话我也想,我花了整整两天从很多资料佳作和自己的相关照片中试图整理总结归纳出一二三来,结果很让我沮丧,任何一张扎堆佳作和其他类型照片一样包含了所有好照片所应该有的一切,比如复杂中的规律、规律中的特殊、特殊中的趣味。。。以及关于所有摄影形式感的东西:

个人建议调整一下心态,不要把自己定位在职业记者完成日常普通新闻报道任务去这种角色,“至少拍到了没有白跑一趟”这种习惯想法一定要纠正,在这个人人都有手机、现场无数人从头到尾记录了海量照片并且纷纷上传到了网络空间的今天,你那一大堆“至少拍到了”的普通纪录片真的只是除了“锻炼了一下身体”以外没有其他意义的“白跑一趟”而已,如果只需要证明你去过,将来可以回忆,那么你只要摆个剪刀手给自己现场来一张手机自拍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次引用布列松这张让我触及灵魂的作品《乔治六世的加冕礼》:

乔治六世的马车呢?仪仗队呢?布列松有拍到吗?没有。相信当时在场有无数记者扎堆在观摩人群中争先恐后地记录这一难得的盛事,他们一定把该拍的都拍到了,可是拍到了又怎么样呢?它们统统躺在了历史文献档案管理积灰,更残酷的是假如当时一个普通摄影爱好者拍的,而不是名记者拍的,恐怕连躺倒档案馆里积灰的资格都没有。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同志要心里嘀咕了:好吧,如果我现在也在某个庙会上拍了类似布列松那张差不多的作品,那又能咋样呢?还不是一样最后放硬盘了发霉?不不,不会的,至少你拿出来在我面前晃一眼,我绝对膜拜你,而且应该还不止我一个膜拜。所以,还是精彩记录生活中的精彩为好,是的,不光要记录精彩,还得精彩记录才行。宁可拍不到以后有机会再去拍,也没必要勉强拍到了,辛苦扎堆一场,耐心沉着冷静点,拍到好照片一张足矣!管它是在庙会上拍到香火旺盛还是回家路上一条狗呢?我们的目的是拍到精彩照片,不是为拍扎堆而去扎堆拍。
好了,扎堆怎么拍?一,尽量别扎堆去拍;二,不被动被扎堆画面牵着走,正常平时拍一张好照片应该注意些什么,面对扎堆的画面同样注意些什么,假如你做不到,十之八九是因为你忘了唯一目的是去拍好照片的,反而不由自主唯恐漏掉一个好画面而什么都记录下来,勉强拍。
别问我平时正常拍一张好照片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个题目实在太宏大了。
或者,大师作品我不敢妄加点评,还是用自己拍的自作,具体照片大致碎片化地说明一下吧:














最后,我想说,大家扎堆听课辛苦了,说了那么多扎堆怎么拍?最关键还是第三条:虔诚、勤勉、加上好运气。

祝各位老师、各位影友拍片好运!
感恩听讲!
刘智宏
2017.5.2